关键词:
文章内容 :

周铁铮/中国精神 时代画风—献礼全国两会专题报道

来源: 网络 发布时间:2022-03-23 21:20:32

春潮澎湃处,扬帆奋进时。站在新起点眺望,神州大地万象更新、步履铿锵,奏响了追梦路上的“春之声”!三月,来自各地的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即将聚首北京,带来人民群众最鲜活的意愿。又一次响起的“春天合奏”,又一次赶赴的“春天约会”,将是对历史的回答、向未来的延伸,为新征程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今年全国两会,是我们党第三个历史决议发布后的两会,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的两会,意义重大。在这个重要的政治平台,把深入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贯穿在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中,将激发历史主动精神,凝聚未来中国发展的力量。我们要继续书写新的奋斗历史,着力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观复美术院联合数十家新闻媒体参与两会艺术家专题报道,邀请当代中国画坛名家以赤子之心绘时代新风,书中国精神,以高尚德操与精湛技艺,展望远景目标,铺展新的画卷。为新时代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贡献力量,干出新业绩、干出新辉煌,创造出更多人间奇迹!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北京观复美术院

承办单位:北京观复美术馆

学术主持:刘龙庭(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

学术顾问:赵成民(北京画院画家)

画家简历

周铁铮,男,1949年生于天津,幼时受父亲启蒙开始学画,1972-1974年受教于天津工艺美院教授、中国美协会员、著名油画家刘贵宾先生。80年代后,开始文学创作,1987、1988年就读于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创作函授班,其间,在《天津日报》、南京《雨花》、大连《海燕》等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小说几十篇。90年代后,专事现代水墨画的创作与理论探索,有作品被发表、拍卖、收藏并赠送国际友人,2012年曾将数幅作品捐赠于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和中华少儿慈善基金会。2013年将作品捐赠于宋庆齢基金会。

作 品 欣 赏

砚边画语

关于积累与灵感

积累是画者长期读书、读画、观察、实践、思考的结果,好比木材;灵感是建立在积累的基础上,偶有所悟,瞬间产生的令你兴奋冲动的感觉,好比火花。木材遇火花才会燃起艺术之火,二者缺一不可。

关于中西绘画的借鉴

中国画可借鉴西法,然而借鉴而非杂交——中西交合再“生出”一个混血的画种。既为中国画应以根植传统为前提,即“洋为中用”,在此,徐悲鸿先生已开先河。潘天寿先生则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中西绘画的关系:中西画为两座高峰,可互相借鉴,但应拉开距离……即为警示也。

关于现代水墨画

现代水墨画的特征,应是从现代文化的角度去观察、去发现传统水墨画在当代受各类文化的新思潮影响之后,不可避免地发生的变化。

它与传统水墨画的关系不是反叛和断代的,恰恰相反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反思和发展。他整体上的感觉是千年古树上生出的新芽。在表现形式上,有时写实、具象、刻意地追求一些细节;有时写意、抽象、似乎在虚幻的世界里寻找什麽东西;有时干脆抛开所描绘的对象(或只将对象作为一种载体)单纯去经营画面上的疏密、浓淡、黑白、虚实、刚柔······或对比或协调的效果。

它可以随意借鉴和汲取诗歌、音乐、摄影等其他艺术门类的表现方法来充实自己,也可以从古代大师或西方绘画中寻找一些适合装潢自己的东西来丰富自己。(旅法画家赵无极先生的作品《向莫奈致敬》就很耐人寻味)总之现代水墨画是清新的又是唯美的。在这里思想比技术重要,感觉比理论重要,他有时与朦胧诗一样给人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和艺术的享受。

北京观复美术院是经国家机关部门批准,专注于学术研究、艺术策展、市场运作的艺术机构。美术院秉持“专业、真诚、学术”的理念,为艺术家提供有学术前瞻性的策展和经纪人运作服务,为收藏者建立直达艺术家本人的作品收藏通道,为国内外各领域的高净值人士、书画爱好者解读艺术,呈现精品。北京观复美术院由著名画家、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裘辑木担任院长职务。

其他资讯

  万门大学最新消息

资讯排行

网站首页 - 头条新闻 - 财经要闻 - 关注民生 - 最新科技 - 文化旅游 - 各地美食 - 体育频道 - 教育法治 - 娱乐新闻 - 健康人生 - 房产信息

返回顶部